近年来引发关注的华语电影新人首作中,《大风杀》的确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它不仅是导演向内进行自我探索的产物,更是多年来向外生长、汲取养分的结果。此外,影片的导演张琪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鲜面孔,因为他早已在电影剪接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作为一名电影剪接师,张琪担任剪接指导的作品包括了我们熟知的《邪不压正》《芳华》《一步之遥》《只有芸知道》《扬名立万》等,他更凭借《芳华》入围第12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剪辑奖,并被评为第十三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新锐剪辑师”。
导演 张琪
过往的成绩让张琪的首部剧情长片《大风杀》甫一露面,便引发了业内与观众的极大兴趣。这份关注度更是在影片入围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后达到更高。大家都在好奇这位早已在剪接领域获得认可的电影人,首执导筒究竟带来了一部怎样的作品。
《大风杀》定档海报
从剪接室到拍摄现场,阵地的转移和角色的转换在《大风杀》中达成了意想不到的和谐。《大风杀》是一部生猛疯格犯罪电影,沙暴孤岛中的人性侧写,血色藏金背后的黑吃黑大戏。作为行业顶级的剪接师,张琪首执导筒就展现出成熟的掌控力,他将剪接风格应用于场面调度时,镜头节奏紧凑、不留闲笔,场面调度内在张力十足,双管齐下,打造《大风杀》独特的生猛疯格。
因此,《大风杀》中最抢眼的是张琪导演对氛围感的构建,片中的枪战戏没有血雾弥漫,也没有对暴力场景的极尽渲染,3个民警一把枪对上44个穷凶极恶的悍匪,枪在上膛、瞄准和射击的过程逐渐幻化为漫天黄沙中的紧张与压迫感,让观众感受到危险来临前的肃杀和危险降临后的绝望。
电影背景设定在1995年,全面禁枪政策实施的前一年。片中独具90年代风格的日历、建筑以及闪着雪花屏的电视,甚至整座小镇的风貌,都有对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印记的化用,为影片营造出浓厚的时代氛围。
故事开始于藏匿巨额宝藏的悍匪大哥北山越狱出逃,43名穷凶极恶的匪徒从四面八方齐聚于此,随大哥北山一道用武力封锁忙崖。为精准提取到90年代众悍匪的人格特质,主创团队将悍匪的资料铺陈开来,给予观众无数具有原型特质的悍匪在忙崖“集结”的既视感。
面对一众悍匪的围困,忙崖只有夏然 (白客 饰) 、简宁 (孙宁 饰) 、左罗 (李晓川 饰) 三位警察一把枪,武力值颇为悬殊。白客饰演的民警夏然很年轻就上过战场,他是他们那个排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人,从此有了“报丧鸟”的名号,他在害怕孤独的同时,又害怕与人建立感情。这种复杂性与神秘感,与弃镇忙崖的视觉呈现一脉相承。
辛柏青饰演的悍匪头目北山有着相同的孤独底色,强烈的不安全感,促使他对于在匪帮内掌权有着超乎寻常的向往。而随着北山越狱,齐聚忙崖的悍匪群像也徐徐展开。
郎月婷饰演的悍匪大嫂李红在北山的阴影下夹缝求生,她一直尝试与悍匪们斡旋,在危险中步步为营。
加上耿乐、张本煜、李浩天、桑帅、李感、王一通等塑造的性格鲜明又各有特色的悍匪。在悍匪群像的呈现上,影片充分使用了电影史的类型传统,演员精湛的演技帮助影片以类型化表演与弃镇忙崖的风沙形成了强有力的双重修辞,在视觉上达成了一致性。
此外,在这座弃镇中,一个游离在世俗之外的民警夏然和一个穷途末路的悍匪头目北山,两个阵营在与废墟无异的建筑中对峙周旋,这不仅是对擅长在有限空间做文章的香港警匪片特点的发扬,更是一种更加强调视觉策略的创作升级。
这也是《大风杀》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看到的犯罪电影的重要原因。类型与年代,主题上的复调成为了张琪在《大风杀》中给出的最大惊喜。
《大风杀》将于4月19日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世界首映,届时本片主创将亲临现场与各位观众交流互动;5月1日全线上映,预售已同步开启,期待与全国观众银幕相聚。